
日前,耶伦在接受美媒采访时宣称,她打算在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中,就中方对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在内的国内清洁能源产业的补贴政策表达不满,耶伦还声称,中国的一些商品,在美国卖得太便宜了,冲击到了美国市场,导致美国企业破产,在这次访华时,她要警告中国,并且给中国施压,让中国作出改变。同时,她也强调,美国不想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美企与中企之间的竞争总体来说是健康的。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已多次就此阐明立场,我愿重申全球产供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霸凌,保持全球产供链的稳定畅通,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包括美方在内各方的共同责任。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靠的是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绝不是靠所谓补贴来支撑保护。相反,说到补贴,美方通过包含有关税收减免举措的“通胀削减法案”及其实施细则,扭曲公平竞争,扰乱全球产供链,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
就在3月26日,中国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美方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保”为名,出台通胀削减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针对新能源汽车等制定歧视性补贴政策,将中国等世贸组织成员产品排除在外,扭曲了公平竞争,严重扰乱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违反了世贸组织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规则,中方坚决反对。
世贸组织
可以看出,耶伦还没访华,就已经率先放了狠话,无疑是为了增加一些谈判的筹码,显然我们对美方的态度不能掉以轻心。在过去9个月里,美国政府派出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内的多位高级官员访华,试图化解双方之间的敌意。这些高级官员面对面接触的目的是在美国总统竞选的关键时期维持两国关系稳定。
有外界分析称,耶伦此次访华有三个目的,一是面对面会谈,有助于中美“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这是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之一。二是与中国联手管控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银行危机,特别是美国的区域性银行危机,仍处在风暴眼,高利率压力和商业地产困境,有可能把区域性银行再次拖入危机中。三是美国国债。在美国通胀重新攀升、预算赤字和付息支出飙升的压力下,美国财政部用于延迟债务违约支付的现金,可能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之前就会被消耗尽,所以美国想寻求中国的帮助。
拜登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财政和金融合作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和对话也时常受到干扰。因此,耶伦此次访华被视为双方加强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机会。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美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双方需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问题,推动双边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美
毋庸置疑的是,中美经贸关系保持健康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美方应当同中方相向而行,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然而,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所做的承诺并没有真正兑现。打压中国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单边制裁的清单不断延长,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如果一门心思打压中国,最终必将害了自己。
